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基础教育改革应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 )
A.德育教育 B.素质教育 C.科学教育 D.基础教育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作用。
A.桥梁 B.主导 C.关键 D.决定
3.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种过程,具有多种形态,是( )的统一。
A.课内与课外 B.共性与多样性
C.班级与小组 D.集体与个体化
4.一般来说,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比较与分类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5.请分析下列哪一过程体现了问题解决( )
A.吃饭穿衣 B.猜谜语 C.漫无目的的幻想 D.回忆电话号码
6.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 )
A.自愿性 B.灵活性 C.自主性 D.发展性
7.教师节是在哪一年确立的( )
A.1985 B.1989 C.1993 D.1996
二、简答题
1.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论述题
1.试述“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的不同之处以及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好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
2.B【解析】略。
3.B【解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4.B【解析】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5.B【解析】问题解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如漫无目的的幻想等,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吃饭、穿衣等基本上没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参与,因而不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3)序列性。简单的记忆操作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如回忆某人的名字等。所以,答案选B项。
6.A【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与教学教学的强制性相对应的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自愿性。
7.A【解析】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二、简答题
1.(1)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度要适当;(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归类的习惯;(5)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7)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8)提供多种练习机会;(9)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三、论述题
1.(1)依据指导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并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载负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则仅仅起着记忆器的作用。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两者的不同表现为:①理论基础不同;②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③学生观不同;④教学信息传输的方式不同;⑤师生心理相容度不同。
(2)启发式教学明显优于注入式教学。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了素质的提高。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3)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启发式教学,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思维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