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幼儿园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师在组织幼儿玩“老狼、老狼几点钟”体育游戏时,先用语言讲解玩法,请几个小朋友分别当老狼、小羊示范玩一遍,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使用了( )
A.操作法 B.直观法
C.发现法 D.电教法
2.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的反映个人生活现象的是( )
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
3.教师开展了“我会交朋友”的主题活动,将社会、科学、健康、语言等领域有机联系在一起。这反应了主题活动的特点是( )
A.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B.知识的横向联系
C.属于弹性的计划D.游戏化学习
4.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
A.放任型B.溺爱型
C.保护型D.包办性
5.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D.综合性
6.小明在积木角以积木搭建高速公路,小英则在一旁利用积木玩办家家酒游戏,根据帕顿的社会性游戏分类,小明和小英的游戏行为属于( )
A.独立游戏B.规则游戏
C.平行游戏D.合作游戏
7.园艺区和种植区属于幼儿园环境中的( )
A.户外环境B.户内环境
C.活动场地D.活动室的空间规划
8.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社会发展的需要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D.学前儿童的需求
9.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
A.裴斯泰洛齐B.福禄贝尔
C.卢梭D.洛克
10.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培养特长儿童D.培养完整儿童
二、判断题
1.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教育。( )
2.一般情况下,4岁半的幼儿经过一年的幼儿园的教育,在与家长或亲人走散的情况下,能够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
3.“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主要是终身学习。( )
4.研究与发展课程、管理课程是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 )
5.具有发声隐蔽特点的语言是问题言语。( )
三、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合理生活制度的意义及制定依据。
2.简述教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四、论述题
社会上很多家长有“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做为一个幼教工作者,从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角度看,你觉得应当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起跑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直观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方法。演示、示范、运用范例属于直观法,直观法是符合学前儿童思维特点,符合直观性原则,是儿童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2.C【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有特色的游戏。
3.B【解析】主题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将各个方面的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儿童所获得的经验是完整的,属于知识的横向联系。
4.A【解析】亲子关系通常分成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证明,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5.D【解析】略。
6.C【解析】小明和小英各玩各的,所用玩具一样,但各自的游戏内容没有有联系,也没有互动行为,属于平行游戏。
7.A【解析】幼儿园户外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园艺区、种植区、动物区等。
8.D【解析】学前教育的目标终要落实到每个儿童的身上,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并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学前教育目标。
9.B【解析】略。
10.D【解析】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判断题
1.×【解析】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仅指幼儿园教育。
2.×【解析】具体参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目标“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
3.×【解析】略。
4.√【解析】课程评价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研究、完善和发展课程以及管理课程。
5.×【解析】内部言语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如默默地思考问题,写文章前打腹稿等。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意义:(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①形成动力定型;②保证劳逸结合; ③保证睡眠时间。
(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便于更好地安排教育活动。
依据:(1)考虑年龄特点;
(2)结合季节做适当调整;
(3)适当考虑家长接送的需要,并使儿童的家庭生活时间能与托幼机构的生活安排相衔接。
2.(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给儿童这样的一个“起跑线”:
(1)有助于儿童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知识是智慧和文化的结晶,知识具有多种价值。它不仅能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还会通过这种认识影响他们的行动,比如避开危险、节约资源、从事有利于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活动等。同时,知识还具有发展价值,是智力(如分类、概括等)发展、能力提高和情感态度培养的基础与前提。离开知识这种精神营养奢谈促进发展是毫无意义的。
(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儿童的基本活动从大类上看,也无非是生活、交往、学习等,具体又可分为自我服务、身体锻炼、游戏、观察、探索、交流、表达等等。各种活动都包含着一些基本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儿童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活动方式往往是存在于他们经常进行活动中的。
(3)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发展儿童智力和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课程内容中须包含这一部分,而且应占有相当的比例。
儿童的智力和能力常常表现在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问题中,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几个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线索——形成假设——用适当的方法或手段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即解决了问题。对儿童来说,验证假设要靠“做”。如果一个假设被“证伪”,即被否认,那么还需要提出新的假设,再次检验……多次反复,直至得出结论。因此,幼儿园课程应该包括那些能够构成儿童的“问题”的内容,让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儿童的问题常常出现在生活中、游戏中、交往中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4)有助于培养儿童情感态度的内容。这里的情感态度指的是对人、对事、对己的一种倾向性,它构成行为的动机,影响人的行为。
情感态度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类似的体验积累得多了,就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性。因此,原则上讲,情感态度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更多属于隐性课程。但这并不等于说课程无法对儿童的情感态度倾向施加影响。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态度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形成。①环境的同化作用;②经验的情绪效应;③理智分析。当儿童认识到并真正理解了某种事物或特定行为的实际含义时,会根据这种认识对它们形成“好”或“恶”的态度。只要我们依靠研究所揭示的有关规律,选择适当的内容,提供关键性的学习经验,儿童的情感态度同样可以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培养出来。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