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一、单选题
1.( )着眼于价值观教育,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赋予理智的价值选择。
A.社会模仿模式 B.认知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体谅模式
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3.教师教学反思主要的研究视角是( )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4.雕塑师在雕塑之前脑海中就已经有了成型的雕塑形象。这是想象的( )
A.预见功能 B.补充功能 C.代替功能 D.再造功能
5.孟子说:“人性本善,万物皆有备于我。”这句话反映的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理论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诗句可以用来形容创造性思维形成中的( )
A.准备期 B.豁朗期 C.酝酿期 D.验证期
7.一名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塌糊涂,可在手工制作课上却游刃有余,制作出来的小动物形象逼真。这表明了智力( )的差异。
A.发展水平 B.类型 C.发展范围 D.发展的性别
8.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 )统一的过程。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9.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是( )
A.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B.有符号功能思维
C.获得“守恒”概念 D.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10.心理反映的高形式是( )
A.表象 B.想象 C.思维 D.意识
二、论述题
试述“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价值澄清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赋予理智的价值选择。
2.D【解析】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距离或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其发展变化决定于交往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3.D【解析】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4.A【解析】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活动进行的方向。
5.B【解析】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
6.B【解析】豁朗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
7.B【解析】智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由题干描述可知该生的言语智力相对较差,操作智力较强。
8.D【解析】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9.D【解析】略。
10.D【解析】意识是心理反映的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的心理集中、本质的体现。
二、论述题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育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近发展区。也就是说,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包含有两层含义:(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2)教学创造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终跨越“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的佳效果产生于“近发展区”。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