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9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习近平强调,时代在发展,人权在进步。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当代实际相结合,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
2.D【解析】三个“伟大飞跃”是指:第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第三、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3.D【解析】略。
4.A【解析】三个一以贯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5日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的理论。具体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
5.A【解析】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而老子所说的“有无”“难易”等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
6.C【解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易经》中提出的,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中事物变化与发展规律的观点。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来比喻好事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双方向对立面转化的观点。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董仲舒的一个哲学命题,违背了过程论,用静止的眼光分析看待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答案选C项。
7.C【解析】地理环境是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以及动物和植物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条件。人类社会不能离开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人类须通过劳动从地理环境中获得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8.A【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所以观察堂屋下面的阴影,就可以知道日月运行的情况,阴阳变化的程度;看到瓶子中的水结了冰,就可以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藏了。这主要用来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A项的含义与此相似。
9.C【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当市场出现过剩时,政府应及时入市收购并予以储备,否则保护价格然流于形式。
10.D【解析】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一般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手段有:大幅度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幅度调降央行再贴现利率;积极从事公开市场操作,所以A、B、C项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11.A【解析】失业是指主体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失业主体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没有工作。按失业的原因划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1)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故A错误。(2)结构性失业: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而造成的失业。故B正确。(3)季节性失业:由于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失业。(4)周期性失业:指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故D正确。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即当通货膨胀率升高时,失业率就会下降;而当通货膨胀率降低时,失业率就会上升。故C正确。
12.D【解析】法的作用有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之分,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主要体现着法律的社会性,但在本质上与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并不矛盾。D项表述错误。
13.C【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14.B【解析】甲公司和乙公司先后向某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而先申请的甲公司获得批准,乙公司作为利益相关方有权对某市人民政府批准甲公司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B项正确。A超市与某市人民政府批准再建超市的决定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故其无权提起行政诉讼,A项错误。某市人民政府按照甲公司和乙公司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决定符合法律对申请的规定,C项错误。《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D项错误。故选B。
15.B【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关于行政复议范围的规定,A、C、D项是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的,而B项是一种行政指导,不属于提起行政复议的范围,所以选择B项。
16.D【解析】贾某撞伤田某,但无法预见到田某因护士失职而死亡。贾某撞伤田某并送其至医院的行为对于田某的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属于意外事件。
17.A【解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刘基的《卖柑者言》。
18.A【解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和《奥赛罗》。
19.B【解析】“五禽戏”的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
20.C【解析】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
21.B【解析】达尔文和法拉第是19世纪的科学家,应排除,拉瓦锡是18世纪的科学家,故只有B是正确选项。牛顿的经典力学,打破了神主宰世界的迷信,以纯粹的规律来支配世界,这激发了人们对于人类理性的追求。这种对于理性的追求与痴迷,正是启蒙运动得以发起的思想上的重要原因。牛顿的那个时代,被人们称为“理性主义”时代,为启蒙运动准备了先决条件。
22.C【解析】伽利略开创了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即坚持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发现世界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所倡导的“现象观察,逻辑判断,数学演绎,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已成为近代科学研究的准则。
23.B【解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矿种及探明储量多,人均占有量低;贫矿多,富矿少;伴生、共生矿产及复杂的综合矿多,综合利用率较低;矿产分布集中。故选B。
24.D【解析】我国水能大部分分布在西南地区。按河流统计,以长江水系为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故选D。
25.D【解析】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D项说法不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26.AC【解析】B项中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与题干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C。
27.BCD【解析】本题考查对因果的认识。题干的观点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关系只存在于思维中,这违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项正确。决定论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题干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非决定论,认为因果存在于思维之中,是一种唯心主义,B项正确。同时,由于题干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使科学认识丧失了客观依据,D项正确。
28.ABD【解析】四个选项中,A、B、D项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法,应予以选择。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而是各部分的有机统一,所以选项C应予以排除。
29.CD【解析】A项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B项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统一。故选CD。
30.BCD【解析】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修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后增加“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1.ABCD【解析】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申诉权、受教育权、继承权和劳动权都不属于政治权利,依然可以行使。
32.ABC【解析】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著名的作曲家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33.AD【解析】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开发程度
和利用率低。主要表现在:资源危机;因使用不当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34.CD【解析】雾霾的主要组成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A项错误。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B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D项。
35.ABC【解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6月、7月会出现梅雨天气。
三、判断题
36.√【解析】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37.√【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8.×【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39.×【解析】“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40.√【解析】题干所述为智育的概念。
41.×【解析】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动机的强弱,还与个人的行为质量有关。因为动机的产生须以行为为中介,须在行为中才能表现出来。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学习行为才能发挥作用,影响学习效果。一个动机很弱的学生当然不会有高质量的学习行为的发生,也不会有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一个学习动机很强或达到佳动机水平的学生,也不一定能表现出高质量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42.√【解析】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43.×【解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先要考虑的问题。
44.×【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45.×【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四、单项选择题
46.A【解析】从内容上看,人们是从两个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47.C【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48.B【解析】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说明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49.C【解析】题干所述内容属于教师角色中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的要求。
50.D【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论语》,体现了遗传决定论的教育思想。
51.D【解析】宋代朱熹把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52.A【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3.C【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54.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题干所述体现了复式教学的内涵。
55.D【解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可分割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56.C【解析】略。
57.D【解析】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58.D【解析】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主要体现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59.B【解析】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因此,特别重视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外铄论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60.D【解析】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1)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61.D【解析】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等。
62.C【解析】布置作业要求作业反馈清晰、及时,C项不属于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63.B【解析】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能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质。
64.B【解析】个案研究的对象易选择,又可以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不会影响展开研究,尤其是对成绩低的学生、行为不良的学生、学习优秀学生的研究,个案研究方法有非常大的价值。因此,根据题干所述,适合采用的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65.A【解析】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66.B【解析】题干中学校组织学生去农基地,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农耕,学农的经历又使小黑更加珍惜在课室学习的宝贵机会,在学业上更加刻苦,这是学农经历对小黑产生的正向隐性功能。
67.A【解析】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68.D【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9.B【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70.C【解析】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71.C【解析】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是文化传递和保存为基本和为有效的手段。题干所述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
72.B【解析】教师劳动的延续性表明,教师的教育效果不仅对学生当前有影响,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
73.C【解析】题干所述是放任型师生关系的体现。
74.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75.C【解析】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
76.C【解析】“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题干中教师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所说的话违反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77.A【解析】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
78.D【解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超前”或“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79.C【解析】问题解决的认知性即问题解决活动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的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基本上没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参与,因而,不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
80.A【解析】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区分和辨别,提高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
81.A【解析】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82.C【解析】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它以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又具有极大的鲜明性,是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
83.D【解析】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题干所述是重组性迁移的典型事例。
84.D【解析】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
85.B【解析】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须针对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的自编测验没有针对教学目标,那么就没有测量到所想要测量的教学结果。某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阅读理解,而测量重点是词汇和知识的记忆,这自然会造成目标和测量的不一致,这种测量是无效的。
86.A【解析】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
87.B【解析】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都有可能产生问题行为。所以,B项说法错误。
88.B【解析】条件刺激形成以后,如果不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现象。题干中的教师正是应用消退的方式使小华不举手就站起来回答问题的行为消失。
89.B【解析】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和要求有时不近情理,没有孩子说话的权利。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其人格特点是焦虑、退缩、敌视他人、适应环境困难。题干所述小亮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专制型。
90.C【解析】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我喜欢自己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很讨厌”属于自我体验。
91.C【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题干所述是逃避条件作用的典型事例。
92.A【解析】问题解决与创造力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1)创造力的水平高低须通过问题解决来体现。问题越是复杂,解决起来越困难,就越能体现一个人创造力水平的高低。(2)创造力的大小对问题解决有直接的影响。一个人创造力水平越高,问题解决的速度越快。(3)问题解决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力。
93.C【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题干所述体现的学习动机是自我提高内驱力。
94.B【解析】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其信息储存时间极短,大约是0. 25~2秒;短时记忆信息储存一般不超过1分钟;长时记忆信息储存在1分钟以上,直至数日、数周或终生。记忆电话号码并拨打,但打完电话后就不记得了,这种记忆属于短时记忆。
95.A【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题干所述是联觉的典型事例。
96.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题干所述老师声音的变化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97.C【解析】视听辅助型教学媒体包括电影、电视、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远距离传播系统等。
98.C【解析】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来访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调整情绪。
99.B【解析】初中生自制力比较差,因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的急剧变化,引起身心发展上的各种不平衡,故情绪波动大,对自己的行为举止难于控制,表现为好动,上课时手足不得安宁。A、C项说法正确。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行动过程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行动的品质。自制力是以人的意志自觉性为基础的。中学生自制力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D项说法正确。初中生的自制力还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并未达到成熟。B项说法不正确。
100.A【解析】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强,对有些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能力,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题干所述表明某些初中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向往国外生活,这是他们缺乏合理的文化价值判断的表现。
101.C【解析】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其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主要涉及两个因素:了解道德规范和进行道德评价。题干所述是道德观念的内涵。
102.B【解析】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题干所述儿童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来接受新知识,这个过程属于顺应。
103.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104.C【解析】采用掌握学习这种方法,学生的成绩是以成功完成单元内容所需时间而不是以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为依据的。
105.D【解析】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可有效改变小菲行为的方法是肯定性训练。
106.B【解析】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领会这一学习阶段,相对应的心理过程为注意和选择性知觉。根据题干所述,答案选B项。
107.C【解析】根据201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期限为24个月。所以某教师从2019年6月起可以重新申报中学高级职务。
108.B【解析】小明15岁属于未成年人,虽然父母离婚,然而其父母双方仍然对小明有监护和抚养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109.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所以,A、B、C项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教师没有直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D项说法不正确。
110.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老师将学生赶出课堂剥夺了学生这一权利。
五、多项选择题
111.ABD【解析】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学生身心发展知识;(2)教与学的知识;(3)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112.CD【解析】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层次性高;(2)教育性强。
113.ABC【解析】D项属于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14.ABC【解析】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15.ACD【解析】教学评价的功能有: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也有说法认为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教学功能和管理功能。
116.ABD【解析】课外活动具有自愿性、自主性、广泛性、实践性和灵活性。
117.AB【解析】教育要贯穿于人的一生体现了教育的终身化;教育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体现了教育的全民化。
118.ABC【解析】有说法认为综合课程分为四种形式: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课程。
119.BCD【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泛灵论的特点,即将人类的特征赋予无生命的物体。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会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2)可逆性;(3)守恒(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4)分类;(5)序列化。所以,答案选B、C、D项。
120.BCD【解析】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1)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2)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121.ABC【解析】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语文老师带同学们参观植物园,这属于实物直观。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回到教室后,语文老师将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属于模像直观。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语文老师请几位同学用语言描述了看到植物和照片的感受,这属于言语直观。
122.ACD【解析】心智技能也称为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所以,B项说法错误,C、D项说法正确。智力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所以,A项说法正确。
123.BCD【解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它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所以,B、C、D项符合题意。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A项属于精加工策略的含义。
124.ABC【解析】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125.AB【解析】具体应用头脑风暴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做评价或判断;(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六、案例分析题
126.A【解析】略。
127.B【解析】《十万个为什么》属于科普类读物,适合推荐或赠送给刘某。
128.B【解析】B项能够减少刘某的课堂违纪行为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但不利于纠正刘某的违纪行为,也不利于其发展和进步。
129.D【解析】D项的意思是:教导及育人如果能做到出自公心而非私心,那么就能达到天下一家的理想社会。题干中科任老师因为刘某出言顶撞自己,就决定放弃对刘某的教育,说明科任老师没有把自己的私人感情和教书育人工作区分开。因此D项适合用来表明对科任老师的态度。
130.D【解析】D项的做法过于强硬专断,更容易激起刘某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